



2024 年,我国经济在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发达经济体降息等因素带动下,出口需求大幅回升,高技术产业投资稳定增长。然而,传统经济增长动能放缓,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面临诸多挑战,如住房价格走弱、土地出让收入下行、企业利润收缩、物价低而实际利率偏高等。
为应对挑战,9 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经济工作,后续政策积极部署,勾勒出相关政策框架。预计 2025 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十大趋势:
宏观经济平稳运行,2025 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 4.6% 左右。大国竞争、地缘政治等影响宏观经济环境,但政策将更有力且灵活,以扩大内需、提振物价。
政策加大扩张力度,财政货币发力更趋协同。2025 年赤字率或达 4.0%,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也将扩大。货币政策将配合财政扩张,如降准降息等。
消费延续温和复苏,“情绪经济” 赋能新赛道。2024 年居民消费增速整体较疲软,2025 年政策将继续加码,推动消费增速温和回升。食品饮料烟酒是消费增速的最大贡献项,银发经济也将成为重要增长极。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支撑制造业投资稳健增长。2024 年 1-10 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 8.8%,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 34.5%、13.2%。到 2027 年,各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 2023 年增长 25% 以上,2024-2027 年设备器具相关投资年复合增速达 5.7%。
房地产政策稳价控量,房企投资延续筑底。房价企稳是内需改善先决条件,政策或聚焦货币政策宽松、城中村改造、优化户籍制度等方面。房地产库存仍处高位,10 月全国主要城市商品房去化周期达 17.3 个月。
对外贸易面临关税挑战,对经济影响或整体可控。出口是 2024 年经济增长主要支撑,2025 年全球货物贸易将增长 3.0%,但需警惕保护主义。特朗普政府可能加征关税,不过新兴市场对中国出口增量贡献率已从 2001-2018 年的 28% 上行至 2018-2023 年的 54%,中国对美出口份额由 2018 年的 19.2% 降至 2024 年 1-10 月的 14.8%。
外资战略性锚定中国市场,将深化高技术领域布局。2024 年 1-10 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6,932.1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29.8%,但新设立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 11.8%。高技术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为 11.6%,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实现 61.7%、48.8% 的高速增长。
企业积极寻求出海机遇,新兴市场合作更见紧密。2023 年制造业对外投资金额流量达 273.4 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比重达 15.4%,较 2018 年增长 3.2 个百分点。63% 的受访企业计划将东南亚国家作为出海目的地。
人工智能引领产业变革,促进全社会生产力提升。2024 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 342 亿美元,到 2030 年上升至 1,548 亿美元,增长 3.5 倍。预计 2025 年 “AI+” 行业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全球绿色转型或有所放缓,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显著提高,2023 年发行量约 835 亿美元,占全球的 14% 左右。中国光伏产业和风电产业贡献了全球 80% 以上的光伏组件和 60% 以上的风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