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品牌想做日本市场,又没有团队,他第一时间是怎么想的?
如果你以为是自己组建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日本电商人才依然是这个行业最大的瓶颈”,就算开出高价也不一定找到完全匹配的人。
委托给第三方公司来运营呢?貌似是个好主意,但是现在做日本电商运营服务的公司很少,最关键是“中国企业永远不相信专业分工的力量”,只愿意相信自己的人,认为这样可控性更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板又交代给你这个任务:必须打开日本市场,至少先立足进去。此时你的选择毫无疑问就剩下一个——直接找日本本土代理商,一切都交给他们。
找日本本土代理商至少有几个好处:
1、自己人生地不熟的,好歹人家是土生土长的日本公司,比我们熟悉。开拓渠道总比自己摸着石子过河强吧,这叫“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代理商模式大多需要设定一定的销售数据指标,就算他完不成,至少自己公司也不会亏,无非是浪费了一点时间。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开拓新市场,不亏就是赢。
3、职场潜规则: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或者说,不要给自己没事找事。当你找到一个代理商,那时候公司对你只有夸赞,就算结果不好,这口锅也大概率不会扔到你头上。把握风险即可。
4、如果代理商做的好,那简直就是爽歪歪,皆大欢喜。如果做的一般般,关系也不大,至少测试了市场反馈,接下来该怎么做,战略路径会更加清晰。
以上四点,是不是有点腹黑?实话实说而已。
这就是中国企业在出海时的普遍现象——无非有些大品牌直接找国外代理商,有些小工厂就找国内电商服务商做托管运营,本质道理都是一样的。我们很多经营者在制定战略时,总是选择捷径,而不考虑“什么是最正确的事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只研究产品,其他的委托给专业公司,一点都没错。但是我们见过很多品牌商采用了代理商模式进军日本时,成功的概率并不高:
▶ 很少有代理商能够拿到协商一致的结果
怎么选择代理商,是个技术活儿。我们见过国内某大品牌找了软银集团做代理商,够大牌了吧,结果一年下来毫无结果。又立刻切换到了KDDI,目前看好像也没什么起色。归根结底是什么?——日本代理商是否愿意倾尽全力的帮助你!大公司也就是指派一个级别不高的担当来推进,他哪里能够协调其他集团资源呢?就算你向上申诉,最终做事的都是下面的人。所以,如果有一个很负责任的人来推进这些事情,你就应该赶紧烧高香。
大部分中国企业喜欢找“在日华人企业”做代理,因为沟通起来很顺畅,没有语言障碍,但是很多合作前信誓旦旦的资源,真正推进时都是大打折扣。这种案例屡见不鲜。
拿不到大家都满意的结果只有两个原因:你的目标定太高了+代理商草率了(莫名自信、草率执行)。
▶ 文化冲突和做事方式很难信任和理解
中国人做事,向来都是急先锋,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但是日本社会做事,又是按部就班,强调的是慢工出细活。
之前有个客户跟我们吐槽说:跟日本代理商开会,都半年了还在做市场调研。这是正常节奏。但是中国企业等不住、等不起。
如果你真的理解日本文化的特性,那就应该做两手准备,一是自己先摸索着前进,二是尽量推动伙伴往前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同时,也要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紧急的。
▶ 资源匹配度差异最容易导致扯皮和失败
你觉得他应该投入多少人来做这个事,他觉得你的产品怎么还这么不成熟。你觉得他应该尽快拓展渠道铺开来,他觉得你都不投市场预算,没有品牌力我怎么推进去?
商业合作是一个非常讲究技巧和互信的事情。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果把产品直接扔给代理商,做起”甩手掌柜”,那就基本歇菜了。代理商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续源源不断的投入才是真正的开始。但是大家都很难明白这一点。
完全的"任せて"就是给自己挖坑往下跳而已。
以我们所见过的很多失败案例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两个字:互信。要完全信任对方实在是一个需要漫长时间来验证的事情。很多中国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是“毫无理由的蜜汁自信”,对于好不容易找到的代理商又“操之过急”,这样怎么能拿到较好的结果呢?
如果一家日本企业愿意成为你的代理商,一定有他的考量。之前某项调查报告显示:日本代理商最在乎的就是“可以顺畅的沟通和交流”,其次是跟自身服务和资源的匹配度,第三个是功能和价格非常有竞争优势,第四是双方一致全力的推进。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要完全达到这几点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啰里啰唆的讲一大堆,我们不否认有一些中国企业采用代理商模式进入日本确实非常成功,但是,大家或许只能在市面上听到“成功案例”,你几乎很难听到有人跟你分享他的“失败心得”。
代理商体系,是一个古老且有效的商业模式。
进军海外,特别是日本市场时,大家请务必注意文化差异、沟通方式。一定要实现做好市场调查、代理商的背景调查、做完整的评估,不要将就,不要随便找一个。如果合作之后,也不要操之过急,要讲究战术和背后风险的把控。
当然,我是信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句话的,进军海外市场,也同样如此。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最贵的,就是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