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chwang.com/cc888e45/aee10f64be23178ae8c2ce0024bd31e0aa6e81533574e4b3c01cc70aa9af65f3.jpg)
![](https://img.chwang.com/web/index/footHome/applet.png)
![](https://img.chwang.com/5ff3ec8d/ae129d1b41cbaa3dc48af1ee9d4bfc0c2c5f36b9cd5deba710dba7f4664a8fa0.png)
![](https://img.chwang.com/web/index/footHome/association.png)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在当下科技发展浪潮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全球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呈显著增长趋势,2015 - 2025 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从 1260 亿美元激增至 36885 亿美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也将从 2019 年的 110 亿美元增长到 2025 年的 726 亿美元。在国际竞争格局方面,美国计算力指数排名第一,中国位列第二且 AI 算力领跑全球;在人工智能专利授权上,截至 2022 年,中国占比高达 61.13%,长期领先世界 。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受多种利好因素驱动。政策上,国家出台诸多政策,如《“十四五” 规划》《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等,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提供保障。算力层面,截至 2022 年,中国算力规模占全球 33%,位居全球第二,与美国差距微小,且智能算力规模预计 2027 年达 1117.4EFLOPS,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算法方面,截至 2023 年,全球知名机器学习模型中有 15 个来自中国,位列全球第二;截至 2024 年 6 月,中国技术层企业专利数量占比达 22.84% ,算法布局逐步完善。同时,中国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基础为人工智能提供丰富数据,2023 年网民规模达 109225 万人、手机网民规模达 109072 万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达 99.9%。投融资也为行业发展助力,2024 年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金额再创新高,达到 5482 亿元。
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4 年达 7470 亿元,同比增长 41.0%,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10457 亿元,占全球比重达 20.9%,且在各行业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如 2023 年在互联网、电信、政务、金融等领域的渗透率分别达到 89%、68%、65%、64% 。
细分领域中,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广泛应用于金融、互联网等多领域,2024 年全球 AI 制药市场规模达 18.22 亿元,中国为 5.26 亿元,预计 2025 年中国将达 6.23 亿元。自然语言处理领域,2012 - 2024 年投融资事件数量波动明显,2018 年达到高峰的 156 件,B 轮及以上投融资占比最大,为 32.5%,该技术在教育辅导等场景应用广泛。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从 2018 年的 234 亿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2055 亿元,预计 2025 年达 2623 亿元,在多个行业发挥关键作用。AI 大模型发展迅猛,2024 年中国 AI 大模型市场规模约为 294.16 亿元,预计 2026 年突破 700 亿元,2024 年度中国大模型评测 TOP20 中,文心一言、豆包、Kimi 位列前三。中国智能机器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多模态大型模型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
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成果显著。在制造业,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率、安全性和个性化水平;教育行业,智能学习机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医疗健康领域,辅助疾病诊断、预测疾病风险、推荐治疗方案和加速药物研发;政务领域,辅助决策、优化政务流程、保障公共安全。
华为、百度、大疆等企业是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典型代表。华为近十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 11100 亿元,2023 年总销售收入达 7041.74 亿元,其盘古大模型和昇腾系列 AI 芯片应用广泛。百度近十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 1700 亿元,2019 - 2023 年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稳步上升,2023 年营业收入达 1364 亿元,毛利率达 51.7%,文心一言应用模式多样且已确立商业化道路。大疆业务遍及 100 多个国家与地区,凭借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在无人机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然而,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也面临挑战。数据利用效率不高,数据生产总量中仅 2.9% 的数据被保存,数据存储总空间利用率仅 59.0%。高端人才短缺,在《2024 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中,中国顶级研究人才数量占比 12.4%,远低于美国的 64.4%,且产业端与教育端对接不畅。此外,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突出,国际竞争压力较大,部分国家采取技术封锁等手段阻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发展。
尽管面临挑战,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向好。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大模型技术推动行业发展,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加速,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从普适性场景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同时,中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伦理与法律规范建设,2021 年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2023 年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保障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