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简称,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坚持多边主义的国际合作平台,是一项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以下是关于 “一带一路” 的详细介绍:
提出背景:
历史背景: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融入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通道,更是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多元交流的主要渠道。
时代背景:当今世界经济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发展问题严峻,迫切需要秉持开放精神,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同时,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要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发展历程: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战略构想。2015 年 2 月,“一带一路” 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2016 - 2018 年,“一带一路” 初期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9 年 4 月,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表报告,系统总结成果并提出愿景展望。2022 年 10 月,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的要求。2024 年 12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四次 “一带一路” 建设工作座谈会,对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合作原则: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开放合作,相关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
主要内容:以 “五通” 为主要内容,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主体框架为 “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六廊” 指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 - 中亚 - 西亚、中国 - 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六路” 指公路、铁路、航运、航空、管道、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多国” 指一批先期合作国家;“多港” 指共建一批重要港口和节点城市。
建设成果:十多年来,已有 150 多个国家和 30 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 “一带一路”。2013 年到 2022 年,中国在共建国家的承包工程年均完成营业额大约 1300 亿美元,建设了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系列标志性项目。
重要意义:从中国视角看,契合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要求,为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就世界而言,是中国独自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
“一带一路” 涉及的国家众多,主要包括:
东亚:蒙古国,东盟 10 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菲律宾)。
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不丹。
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独联体: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
西亚: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希腊、塞浦路斯和埃及的西奈半岛。
中东欧: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
【版权提示】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出海网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
jechynwu@chwang.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