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欧元区经济恢复主要由服务贸易推动,如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经济恢复较好,三季度实际 GDP 环比折年数为 1.5%。然而,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元区经济居民消费、投资明显较弱,其实际 GDP 环比拉动均远弱于冲突前,且内部出现分化,德国从 “火车头” 变为 “吊车尾”。对比美国,欧元区经济增速较弱,过去几年经济增速明显偏低,截至 2024Q3,美国实际 GDP 为 2019Q4 水平的 111%,欧元区为 105%。
在消费方面,欧元区去通胀幅度大于美国,2022 年至今,欧元区 HICP 从 10.6% 回落至 2.0%,美国 CPI 从 9.0% 回落。这使得欧元区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改善幅度远超美国,但居民消费却相对较弱。从居民储蓄率来看,欧元区不断上升,最新数据超过 15%,而美国则仅在 5% 左右且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美欧居民财富效应、超额储蓄结构不同,欧元区居民资产更多配置在地产,占比 36%,美国居民资产则更多配置在权益市场,占比 54%。此外,欧元区消费者信心疲弱,虽然通胀回落驱动消费者信心有所改善,但 “未来 12 个月经济整体状况” 仍弱于俄乌冲突爆发前。
工业领域,德国、欧洲工业生产在疫情后表现较弱,从制造业生产指数来看,日本和德国恢复最弱,目前仅相当于 2019 年 12 月水平的 93%、91%。德国 10 月制造业 PMI 仅为 43,明显弱于欧元区整体及其他发达经济体。不过,欧盟天然气价格基本回到疫情前水平,发电对传统能源依赖度大幅下降,推动德国高耗能行业工业生产有所恢复,但近几月因全球制造业不景气、机动车行业生产瓶颈(如德国车辆产量在 2024 年陷入瓶颈,因 2023 年末结束电动车补贴)等因素又有所回落。同时,德国制造业在向高附加值行业集中转型,高科技制造业指数远强于中低科技制造业,制造业实际增加值表现远强于生产指数。
欧央行方面,信贷渠道对欧洲经济重要性远高于美国,欧洲非金融企业融资更依赖信贷,而美国企业对信贷依赖度较低。欧央行前期加息对经济抑制效果明显,企业贷款需求变动与欧元区经济增长高度同步。从历史关系看,欧元区实际 M1 增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前瞻指标,领先经济增速四个季度,且居民贷款通常领先 GDP 一个季度左右,企业贷款略微滞后。欧央行降息前景受通胀影响,目前欧元区通胀整体回落,部分国家接近通缩,如 2024 年 9 月欧元区 HICP 同比为 1.8%,部分国家通胀水平已接近 0%。核心通胀方面,服务通胀跟踪居民薪资,仍在持续回落;商品通胀受进口价格及 PPI 价格传导影响,短期内非能源工业品通胀不存在大幅反弹基础。欧央行通常使用三类指标衡量 “潜在通胀”,目前通胀回落趋势平稳,市场预期 2025 年欧央行降息空间大于美国,可能呈现 “财政紧、货币松” 组合。
展望未来,欧洲经济动能正在积聚,但面临财政重整和贸易摩擦风险。欧盟财政赤字倾向于扩张,但未来可能面临财政紧缩,如 2024 年 7 月欧盟已对部分国家启动过度财政赤字程序。欧洲出口对美国市场依赖持续提升,美国货物贸易逆差中 20% 来自欧盟,未来可能受特朗普贸易政策影响。基准情况下,预计 2025 年欧元区经济增速至少在 1% 以上,IMF 预测为 1.2% 左右。中国出口方面,欧洲明年可能进入补库周期,中国对欧出口可关注电脑电子、电气设备、其他交运设备等行业机遇。然而,中欧贸易关系变得复杂,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如 2024 年 10 月 29 日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电动车施加正式关税,期限为五年,这将对中国电动车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如上汽受欧盟关税影响可能最大,其在欧盟销售的电动车占全球电动车销量的 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