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电商竞争的日益激烈,亚马逊平台对卖家的合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扫号和验证的频率也随之增加。
近期,亚马逊平台出现了大量的库存真实性视频审核事件,并且已经持续很长时间,导致许多卖家受到影响。
这段时间,又有不少卖家收到了验证邮件,内容显示,“我们认为您的账户或相关账户涉嫌参与欺骗性或不合法活动,因此侵犯了知识产权。要证明账户和库存的真实性,需要法人参加视频验证。"
除了库存真实性视频审核,还有卖家收到了进一步的库存不适当视频认证,邮件显示:账号违反了亚马逊第三条和不适当库存调查被停用。亚马逊认定卖家正在提供不合适的商品,并存在可能不合格的行为来损害客户。并给出了相关侵权的品牌信息。
邮件中的内容表述得非常清楚,其核心指出亚马逊有理由怀疑卖家账户可能涉及销售假冒或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因此已经启动了对卖家账户的详细审查程序。
收到绩效通知的卖家均需要参加库存真实性认证,不仅所有的产品需要发票,还要产品授权书、品牌,以及法人店铺各类真实性材料。此外,法人必须能够配合视频验证,并提前做好充分培训,否则通过率将大大降低。
“我们的也被扫了,视频验证没通过,账号已经挂了。”
据了解,有些卖家在进行验证时,由于某些问题回答不上来,就遭到了封号。这可能是因为亚马逊平台对卖家的合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验证过程中,对于一些问题的回答要求也更为严格。如果卖家无法准确回答,就可能会被视为不符合合规要求,从而遭到封号处理。
一般情况下,这些原因会触发库存真实性视频审核:
1.买家投诉:买家可能因为产品质量问题或怀疑商品是仿品而投诉。这可能是由于收到商品后发现与描述不符,质量不佳或存在其他问题。
2.系统扫号:亚马逊系统可能会对商品进行扫描,要求卖家证明其商品是正品。特别是在繁忙的旺季期间,这种扫号审核可能会大规模进行。
3.品牌方投诉:如果卖家未经授权销售某个品牌的产品,品牌所有者可能会投诉。这种情况下,亚马逊会接到品牌方的投诉并进行审核。
4.竞争对手的恶意投诉:有时竞争对手可能会故意投诉其他卖家,以损害其声誉或竞争优势。这种投诉可能是出于恶意目的,而不是基于真实的问题。
5.账号安全问题:卖家账户行为异常、违反亚马逊的销售政策等情况,也有可能会触发商品真实性审核。
因此,亚马逊对卖家进行此次审查主要旨在解决两个核心问题:第一,确保供应链的来源是合法且正规的。第二,验证产品本身是否为假冒或存在侵权行为。
如果触发库存真实性视频审核,卖家主要需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准备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执照、身份证、发票和收据、供应商信息(供应商的名称、电话号码、地址和网站)、商品数量、进口或出口文件(提货单、商业发票和装箱单)、授权您使用商标、设计、专利或版权的品牌授权书。
2.充分培训法人:该验证对法人的要求较高,涉及的问题面较广,如果法人对某些问题回答不上来,可能会因此影响通过率。因此,有必要提前对法人进行培训,充分熟悉店铺的运营状况,确保其能够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据业内人士表示,证明产品不侵权的最有效方法便是证明自己持有该品牌的权利。对于跟卖其他卖家的产品或涉及侵权大品牌,如漫威、耐克等,审核通过的难度显著增大,除非能够获得这些品牌的正式授权。如果拥有自己的品牌,通过审核的成功率会显著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卖家在14天内没有参加视频验证,店铺会面临被停用。不过,即使店铺停用后,卖家仍然可以参加视频验证,一旦验证通过,账户就会恢复。然而,如果验证失败,卖家可能会被判定为欺诈,这将导致店铺里的资金和货物可能都无法追回。
因此,建议卖家务必重视视频验证,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验证,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随着合规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大销售平台对商品的质量、安全以及版权等方面的要求愈发严格。任何涉及侵权、安全隐患的商品都将成为重点打击对象,平台对此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作为卖家,绝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忽视这些规定。一旦被平台监测到违规行为,不仅店铺会面临被封禁的风险,所有涉嫌违规的货物和资金也将被暂时扣留。这种损失不仅是经济上的,更会对品牌信誉造成长远影响。
因此,严格遵守规则,确保每一件商品都符合标准,是每一位卖家责无旁贷的义务。毕竟,只有合法合规的经营,才能赢得市场的尊重和消费者的信赖,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