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展是外贸人的核心技能,为提升参展效果,我们总结了几个关键要点:掌握展会中的商务谈判技巧,避免展会行为禁忌,学会有效的展会记录方法,确保个人与展品安全,以及制定展会期间的客户走访策略。
这些建议将助力外贸人高效参展,把握商机,取得更好的业绩。
一、展会的洽谈
展会洽谈至关重要,需利用有限时间吸引客户注意。话术的吸引力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尽管需灵活应变、观察对方反应,但储备一些基本话术同样必不可少,以确保能在短时间内有效传达信息,建立初步联系。
1、友好开场
"Greetings! Welcome to our stand. My name is [Your Name]. It's a pleasure to meet you here today."
(问候您!欢迎莅临我们的展位。我是[你的名字],今天能在这里见到您真是荣幸。)
"Hi there! We appreciate your visit. What inspired you to come to our exhibition today?"
(嗨!非常感谢您的光临。是什么促使您今天来参观我们的展览呢?)
2、了解客户需求
"Could you tell me what type of products or solutions you're currently seeking?"
(您能告诉我您目前正在寻找哪种类型的产品或解决方案吗?)
"Do any of our product categories particularly catch your interest? Feel free to share with me."
(我们的哪个产品类别特别引起了您的兴趣吗?请随时与我分享。)
3、产品介绍
"Our [Product Name] stands as a premium solution, featuring [Key Feature 1], [Key Feature 2], and [Key Feature 3], making it ideally suited for [Target Application]."
(我们的[产品名称]是一款高级解决方案,具备[关键特性1]、[关键特性2]和[关键特性3],非常适合用于[目标应用]。)
"The new product we're presenting here is tailored to tackle [Customer Pain Point], offering [Benefit 1], [Benefit 2], and [Benefit 3] to our customers."
(我们在这里推出的新产品专为解决[客户痛点]而设计,能够为客户带来[益处1]、[益处2]和[益处3]。)
4、解答疑问
"Excellent question! The answer lies in [Explain Answer]. Does that clarify things for you?"
(好问题!答案是[解释答案]。这样解释清楚了吗?)
"Should [Question Topic] be a concern for you, please know that we've implemented [Measure to Address Concern] to address it. You can have full confidence in our product."
(如果你对[问题主题]有所顾虑,请放心,我们已经实施了[解决担忧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完全信赖我们的产品。)
5、引导深入交流
"Would you be interested in witnessing a live demonstration of our product? It could provide you with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its functionality."
(你是否愿意观看我们产品的现场演示?这会让你更清晰地了解它的功能。)
"If you have a moment to spare, we could sit down together and delve deeper into your specific requirements."
(如果你有空闲时间,我们可以一起坐下来,更深入地探讨你的具体需求。)
6、交换联系方式
"I've really enjoyed our conversation. Could I please get your business card or contact details so we can continue to connect?"
(我们的交谈非常愉快。请问我可以获取你的名片或联系方式,以便我们继续保持联系吗?)
"Provided it's okay with you, I'd love to send you some further information post-exhibition. How can I best reach you?"
(如果你同意的话,我很乐意在展览结束后向你发送更多信息。请问我用什么方式联系你最好?)
7、送别
"I appreciate your time and attention. Wish you a wonderful day and look forward to catching up with you soon."
(非常感谢你的时间和关注。祝你度过美好的一天,期待很快能再次与你相见。)
"It was a pleasure to meet you. Please feel free to reach out to us if you have any additional questions."
(很高兴与你相识。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二、展会的记录
1、准备记录工具
准备一本质量上乘的笔记本和笔,用于随时记录客户的信息及交流要点。为了确保记录过程顺畅且页面保持整洁,建议专门制作一本展会记录本。
携带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这些设备可以安装专业的记录应用程序,便于快速输入和整理信息。此外,它们还具备拍照和录音功能,为记录工作提供更多样化的手段。
2、记录内容要点
客户基础资料:记录公司名称、联系人姓名、职位及联系方式(电话、邮箱、微信)。明确客户所在国家及地区,区分其是进口商、零售商或工程商,便于后续跟进。
客户需求与关注点:详细记录产品规格、型号、数量及质量要求。了解客户关注的价格、交货期及售后服务,为商务谈判和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交流反馈记录:记录与客户的交流过程,包括问题及回答,客户反应。认真记录客户反馈,无论是赞美还是改进建议,都需详细记载。
意向评估与跟进:根据交流评估客户意向程度,分高、中、低三级。制定跟进计划,明确时间、方式和内容,如为高意向客户,尽快发送产品资料和报价单,安排进一步沟通。
3、记录方法和技巧
记录需简洁:避免冗长表述,用关键词、缩写等提高记录效率,确保内容明了。
信息分类存:按客户类型、需求等分类整理,便于后续查找和分析。
及时补遗漏:交流后回忆并补充未记信息,确保记录完整。
标注抓重点:用颜色笔或符号标注关键内容,便于快速识别重点。
4、后续整理和利用
展会结束,速将客户信息整理成电子文档,用表格软件录入并分类排序,便于管理。
按客户意向和跟进计划跟进,参考记录信息,针对性沟通,提升跟进成效。
定期分析接待记录,掌握需求和市场趋势,为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销售策略提供依据。
三、展会的忌讳
1、形象方面
着装要整洁专业,避免随意暴露,不符商务场合的装扮。
专注客户接待,禁喧哗、玩手机、坐卧吃喝等非接待行为。
2、交流方面
推销忌强行,先了解需求再介绍,避免反感情绪生。
大小客户皆重视,每位参观者都可能带来商机无限。
对问题耐心解答,莫敷衍不耐烦,赢得客户信任。
穿着随意非轻视,展会客人皆应尊重,不可貌相。
华人面孔潜力大,非同行亦非差,大公司常有其人。
3、更多方面
备足宣传资料名片,避免资料短缺尴尬,确保需求时随时供应。
熟悉产品是关键,准确回答疑问,展现专业素养赢信任。
勿长时间离展位,以免错失良机,潜在客户需时刻留意。
竞争场上和为贵,避免冲突争吵,维护职业形象显风度。
三、展会的忌讳
1、信息收集与分析
展会前夕,深入调研竞品,掌握其产品、策略及价格,分析优劣,以备展会应对。
展会期间,密切关注竞品展位,洞察其布置、展示及宣传新动向,发掘自身差异化优势。
2、突出自身优势
展位设计需彰显品牌特色,运用独特展示手法吸引访客目光,加深品牌记忆点。
突出展示差异化产品,通过演示与案例分析彰显独特卖点,区分于竞争对手。
展会服务力求卓越,以专业咨询与快速响应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
3、应对竞争策略
定价策略需参考竞品,结合市场与成本,合理定位,避免价格战陷阱。
策划诱人促销,如折扣、赠品,激发潜在客户购买欲,同时严控成本与评估效果。
展会上探索合作契机,携手其他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面对竞争,如联合参展、共办活动。
四、展会走访
1、与客户交流
预先准备:深入了解公司产品与服务,明确优势,确保交流时能清晰向客户介绍,备齐宣传资料和名片。
积极寻找:展会中主动发现潜在客户,通过观察判断兴趣,上前介绍公司及产品,针对已有联系客户做足功课。
倾听反馈:与客户沟通时,先倾听需求和意见,不急于推销,通过提问引导客户深入表达,精准把握需求。
展现专业:交流时展现专业知识,准确回答客户问题,通过案例和产品演示增强客户信任。
建立联络:交流后迅速建立联系,交换名片或添加联系方式,对有合作意向的客户约定后续沟通或拜访时间。
2、与同行交流
尊重同行交流:保持礼貌,不贬低对手,以开放心态学习同行的优点与经验。
掌握市场动态:与同行交流,了解行业趋势,询问市场看法,把握市场机遇。
分享公司经验:在交流中分享自身做法,增进信任,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探索合作可能:与同行探讨合作机会,实现资源互补,共同研发推广产品。
拓展人脉资源:与同行建立良好关系,树立良好形象,为未来发展创造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