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跨境电商行业正快速发展并逐步成熟,2022年出口额达到1.5万亿元,占总出口贸易的6.5%。在2018至2022年间,跨境电商出口额实现了26%的复合增长。报告从产业链视角分析了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和发展趋势,探讨了支撑行业高景气的需求和供给因素。
全球线上化率提升,疫情加速了线上消费习惯的形成,推动了跨境电商的供给丰富化。中国在产业链配套能力上具备优势,竞争下成本效率持续提升。跨境电商卖家的利润率较低,主要成本包括产品成本、物流费用和平台佣金。欧美市场成熟,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则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行业生态化特点明显,新模式如TEMU的全托管模式降低了参与门槛。看好跨境电商的长期成长空间,优选具备竞争优势的公司。卖家板块关注跨境电商的机会、品牌口碑和技术效率提升,跨境物流则关注量价和综合服务能力。
推荐的重点公司包括:电商(拼多多、阿里巴巴)、家电(海尔智家、美的集团、石头科技)、轻工(乐歌股份、致欧科技)、服装(赛维时代)、电子(传音控股、安克创新、艾比森、木林森)、泛品(华凯易佰)、机械(巨星科技)、交运(东航物流、中国外运、华贸物流)。
风险提示包括跨境电商平台GMV不及预期、政策和地缘政治风险、行业供给过剩、油价和汇率波动、海外平台价格战等。该文本总结了多个电商平台的出海情况和销售表现。
主要内容包括:
整体来看,各大电商平台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和增长目标各有侧重,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东南亚地区。该文本主要讨论了跨境电商在不同地区的销售情况和主要品类。东南亚的平均销售价格为4-5美元,英国为14美元,美国为23美元。主要销售品类包括美妆个护、女装和女士内衣。
各公司在2022年的收入和净利润也被列出,显示出消费电子、小家电和家居等行业的表现。销售地区方面,北美占比最高,约60%,其次是欧洲和亚洲。不同品类的主要价格区间也被提及,反映出市场的多样性和竞争情况。
该文本主要分析了不同产品类别的客单价、销售模式和市场分布。客单价范围从10到200美元不等,涵盖服装、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等多个品类。销售模式方面,线上销售占主导地位,跨境电商以B2C为主,主要平台为亚马逊。
产品主要供应链集中在广深地区及越南,物流服务和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等附加服务也有所提及。整体来看,北美市场表现强劲,欧洲和亚洲市场相对较弱。跨境电商行业正在实现中国产品的高效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