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大家最近肯定都刷到了一个新闻:大批老外涌入小红书!
近期,随着美国 TikTok 禁令生效日期的逐渐逼近,大量美国 TikTok 用户开始寻找另一个替代平台。但让人意外的是,承接这波泼天流量用户的不是ins和油管,而是来自另一款中国热门应用—RedNote(小红书国际版)!
这一“泼天富贵”让小红书直接杀疯了美国市场,一举拿下美国 App Store 下载榜第一名的宝座!
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也标志着跨境人的新机会已来临,赶快抓住这一流量红利!
美国TK禁令,大量美国用户涌入小红书
一时间,小红书在美区 App Store 的下载量呈爆炸式增长!
根据分析平台七麦数据显示,1月12日小红书App在应用榜单排名还在209位,而1月13日迅速上升到了应用榜第2名,在1月14日登上榜首。从美区社交应用榜单来看,小红书在过去一年一直在100名以内波动,此前最高曾至24名,直到近两日升至第一。
小红书虽有美国用户可以直接下载注册使用的国际版,但国际版与国内版数据互通。因此,国内小红书用户惊奇地发现“一觉醒来,小红书被美国人入侵了”
现在打开小红书,首页已经被大量来自美国的用户占据,他们还给自己加上了“TikTok refugee”(TikTok难民)的标签,相关话题的热度也直线飙升!
相关数据显示,小红书在短短24小时内,话题“#TikTok Refugee”(TikTok难民)下,笔记数量从2000条激增至8.4万篇,总浏览量超过4400万,总讨论量超过130万。
一位美国用户在帖子中这样写道:“TikTok 可能被禁,感觉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社交阵地。但来到小红书后,发现这里同样充满乐趣,能让我继续记录生活。”
小红书爆火的原因
事实上,长期以来,有不少创作者会从小红书上搬运或者借鉴穿搭、美妆类内容发布到TikTok上,为小红书积攒了一定知名度。而当前在TikTok上,带有#xiaohongshu(小红书)标签的短视频已经超过13万条,多为用户搬运内容。
与Tik Tok类似,小红书以短视频和图文内容为主,定位于生活方式分享平台,但其更注重生活方式、时尚、美妆等垂直领域的内容分享,这与美国年轻用户的兴趣高度契合。
另外,小红书刚刚进行改版,社区氛围非常接近ins的内容,加上改版后完全符合上下滑动操作习惯的第二个Tab“热门”,完全能够让TikTok用户比较轻松地进行迁移和适应,对于海外用户来说,小红书的迁移、学习、使用成本较低。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小红书允许非“+86”地区的用户注册使用。相比于其他平台的注册需要中国手机号实名注册而无法使用,小红书没有这些限制,使得美国用户能够顺利注册和使用。
小红书涌入外国用户,对跨境卖家意味着什么?
首先,肯定是新流量池的开启:小红书的用户群体原本以中国年轻女性为主,但随着大量外国用户的涌入,平台的用户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这意味着跨境卖家可以通过小红书触达更多海外消费者,尤其是对时尚、美妆、生活方式等领域感兴趣的年轻用户。
其次,品牌认知建立的好机会:跨境卖家可以通过与小红书上的网红合作,迅速提升品牌认知度。特别是在早期阶段,很多原本难以接触的国际网红因为平台转换而变得更加容易接近。这些网红通常拥有忠实的粉丝基础,能够帮助品牌带来更高的曝光率和销售转化率。
但是,不建议跨境卖家做内容端的运营。
TK美区一直以来都是以尺度大、文化表达、审美观念等内容比较受欢迎,而在小红书上的内容审核严格,一方面是敏感话题,例如美区TK上部分含有特定文化梗或稍显大胆的内容等就无法展示,另一方面则是文化差异,TK的达人擅长创作符合美区受众口味的内容,在小红书可能不受欢迎,影响商家产品推广效果。
想把握住小红书这波流量的卖家,可以做什么?
1、广发贴,让老外帮你选品;多三连,可以让品牌号混个眼熟。
2、扩充达人库,与KOL合作来提升曝光。
小红书大量涌入的流量,可以让我们与许多之前难以接触的达人有了建立联系的机会。
因为目前第一批进入小红书的国外用户,其种大部分是TikTok的内容创作者,甚至还有不少头部、腰部达人,这些达人手里都握着细分领域的精准粉丝。如果之前没有达成合作,现在借助小红书的热度,或许能与之沟通合作事宜。
找到他们最快的方法就是在“TikTok refugee”(TikTok难民)的标签搜索寻找,或者搜索关键词“美国华人”“留学生”,这一批用户都有机会成为你合作的测评用户,可以去他们的笔记下面一键三连“点赞、评论、关注”。
或者发一条求助帖,直接问“在美国,大家会买哪些产品送人?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建议?”通过他们的回答来考虑年后选品方向。
要知道,小红书的KOL生态是非常成熟的,卖家可以与平台上的海外博主或双语博主合作,极大地拓宽达人库就相当于为后续的营销推广等业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快速提升品牌曝光度。
总的来说,目前卖家还是可以在这波流量红利中占据先机,未来小红书能否成为跨境卖家的新战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