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出海网公众号

出海网小程序

出海网视频号

出海网社群
案例核心:低价竞争催生的安全漏洞
2025年3月25日,美国CPSC宣布召回28,590件中国产Gikpal十斗抽屉柜,原因是产品不符合《STURDY法案》的稳定性和标签要求,存在倾倒风险。这些产品通过沃尔玛线上平台销售,单价仅80美元,但出厂价低至30美元以下。
这已是2025年第三次同类召回,暴露了跨境电商低价竞争模式下“成本优先”的致命逻辑:牺牲安全换价格优势。
数据触目惊心:
出厂价与零售价的“死亡差价”
中国代工厂为满足沃尔玛每年5%-10%的压价要求,取消加固横梁、简化防倾倒设计,每件成本压缩至不足1美元;
监管套利
跨境电商平台利用中美标准差异(如中国仅要求静态测试,美国需动态测试),将低成本产品绕过实体渠道直接倾销至美国市场;
消费者认知盲区
TikTok等平台“$99家具DIY改造教程”的流行,让73%的家长误以为“低价产品可通过自行加固消除风险”。
跨境电商低价竞争的“三重原罪”
沃尔玛、亚马逊等平台通过算法排名机制,优先展示“最低价”商品。中国代工厂为争夺流量,被迫将板材厚度从18mm减至12mm,金属框架替换为塑料贴片。深圳某代工厂负责人坦言:“平台扣点高达15%,若不偷工减料,利润率为负。”
跨境电商平台对第三方卖家资质审核宽松。例如,被召回的Gikpal抽屉柜供应商ONME Direct,注册地为香港空壳公司,无实体质检记录。而《STURDY法案》仅约束本土零售商,对海外直邮商品缺乏追溯机制。
研究显示,跨境电商用户中,68%的人选择家具时首要考虑价格,仅12%会查看安全认证。Temu、Shein等平台通过“超低价+社交裂变”模式,将抽屉柜等大件商品包装为“快消品”,淡化使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