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电商对于商品详情页的研究思路
电商卖货,因为是通过网络设备展示信息,并非线下全方位的“所见即所得”那种真实触感。要在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幕上完美的呈现商品信息并诱导用户下单,难度并不小。
做一个优秀的商品详情页,对于运营人员的要求并不低。我觉得首先心态上就要做切换——要从用户的立场来理解——如果你是一个首次看到这个商品的消费者,你会关注什么信息?怎么做你才会下单?
一个好的详情页需要综合考虑产品展示、信息组织、设计风格和用户体验等多个方面,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促成购买行为。
国内电商大部分是这样的玩法
为什么我们老是提到国内电商的玩法?这是因为基于淘宝天猫之类的商品详情页制作思路已经是“人人皆知”了。在这个领域,中国电商人的玩法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当然,日本消费者跟中国用户有所不同,但是基于人性的研究从来不会偏离太多。无非就是关注的信息面略有不同而已,大同小异。所以之前我们也说过一个话题——让完全不懂日语的淘宝运营人员来做日本电商,是否也可行?很多人的回答是:确实值得一试。
商品详情页应该怎么做,各有各的玩法,根据不同商品也有不同的表现思路。但总体来说,应该是遵守如下规则:
▮ 完整呈现用户想要的信息(注意:过多堆积信息对用户而言是种负担,适得其反)
▮ 有推动用户购买的内容(安心感、价格、促销活动、用户好评、多维印证等)
▮ 设计美观、符合用户习惯(日式美学、排布合理、用户路径设计合理等)
日本消费者的关注点是什么?
日本的研究机构针对电商产品页面进行的调查显示,产品描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价格比较”和“产品特性”,这两项占受访者的47%。
该机构通过采访 506 位日本电商运营人员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他们在网络店铺里创建产品页面时“如何优化产品页面元素(例如产品标题、描述、图片、评论和定价)”以增加销量。
▶ 产品页面上最重要的是产品图片
当被问及“创建产品页面时,您认为哪个元素最重要?”时,“产品图片”以 54.6% 的比例位居榜首。接下来是“产品描述”(52.4%)、“产品标题”(50.0%)和“评论(27.9%)”。
事实证明,清晰传达产品特征的产品图片和描述等视觉元素对于鼓励购买非常重要。说到产品标题,许多运营者似乎倾向于花大力气去创作,以便消费者在搜索时可以一眼就了解产品的功能。但用户的感受可能跟实际运营者所想会有所不同。总体来说,网络还是读图、看视频的时代,光靠文字的传达是不够直接而清晰的。
▶ 好标题的关键是想出一个有吸引力的标语
创建产品标题时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有吸引力的标语”,50.2% 的人选择了此选项。其他答复包括“阐明特点和优点”(48.8%)、“优化搜索关键词”(44.1%)和“遵守字符限制”(26.1%)。
日本的电商运营者认为,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需要用强有力的表达方式,简洁地传达产品的特性。我们发现他们有意识地加入适当的关键词,同时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地传达信息。
这点对于中国卖家来说,确实是个短板。毕竟日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就算你用AI或者专业翻译来对应,都无法得到那种很有力的标语,这是需要很有商业感觉的运营才想得出来的!
▶ 产品描述着重强调“价格比较”、“产品特点”、“使用说明”
人们在创建产品描述时认为重要的元素是“价格比较”(47.6%)、“产品功能(47.0%)、“使用说明”(41.5%)和“SEO措施”(25.3%)。
产品描述不仅要介绍产品,还要强调其价格优势,这一点很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通过比价,消费者更容易了解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区别以及价格的实惠程度。通过清晰地传达产品的功能并展示具体的使用方法,消费者更容易想象实际的使用场景,这将提升他们的购买欲望。”
在电商渠道,要卖出货物,我觉得就两个底层逻辑:价格力和品牌力。白牌产品就是卖个“价廉物美”,优衣库这种强力品牌无需降价,电商只是购物便捷的一个通道(一旦促销基本就能卖爆)。我个人是不大相信什么“我质量这么好,标价高一点怎么了”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很多品牌主打中高端,在早期是非常难跑出来的,需要持续获得人群认可才可以。
▶ 优秀产品图片的技巧是“多角度、全方位”
在询问:“在创建产品图像时,您最关注什么?”这个问题时,最受欢迎的答案是“添加多角度图像并增加图像数量”(52.0%)。其次是“使用场景的建议”(48.8%)、“符合品牌形象的设计”(35.6%)、“高分辨率”(33.4%)。
发布展示产品细节的多角度图像非常重要。此外,许多运营人员也认为,通过建议使用场景,消费者可以更容易地想象如何将产品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引发更具体的购买意图。
坦白说,这几个点都很重要。但是多角度详细介绍商品,高清版,甚至是短视频展示,确实是获得用户认同的重要手段。除非你是人人皆知的标品,否则,细节图对于消除用户的不安感有重要作用。
▶ 评论可用于社交媒体和其他营销目的
关于评论和评分的使用,最常见的答案(42.1%)是“在社交媒体和其他营销活动上使用评论”,其次是“强调正面评论”(40.5%)、“通过回复评论来提高可信度”(40.3%)和“提供评论发布活动和奖励”(32.8%)。
我们发现,评论不仅被视为评级系统的一部分,而且被积极用作营销活动中的重要工具。 多项调查数据显示:“在社交媒体和活动中加入评论更有希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并提高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
用户评论是帮助产品提升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积极向上的品牌来说,有时候差评也很重要,我就见过一个卖家,专门收集竞品同行的差评,不断修正和升级自己的产品。最后做的非常不错。因为这都是用户最真实的需求。
▶ 布局和设计注重“视觉吸引力”
该机构还调查了人们在产品页面布局和设计方面最看重什么。首要答案是“视觉吸引力”,占43.7%,其次是“从用户角度来看的易用性”(39.3%)、“品牌一致性”(39.3%)和“移动兼容性”(28.5%)。
在设计产品页面时,重点在于创建易于消费者使用且能清晰表达品牌形象的页面。移动兼容性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未来的设计需要以平衡的方式结合这些元素。
据多项调查数据显示,现在乐天和亚马逊的用户大部分都在使用手机下单。所以,商品详情页主要以移动端版本为最佳,PC版本不是不好,而是没什么特别大的必要了。
▶ 最常见的SEO方法是“使用元数据和标签”
该调查还询问了产品页面的 SEO 策略。当被问到“您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产品页面的SEO?”最常见的答案是“使用元数据和标签”,占 45.1%。其次是“设置内部链接”(42.9%)、“关键词优化”(39.7%)、“利用外部链接”(32.0%)。
当谈到 SEO 时,正确使用元数据和标签尤为重要。此外,利用内部和外部链接以及优化关键词也被列为重要措施。通过有效地结合这些技术,网站管理员能够使他们的产品页面更容易被搜索引擎找到。
运营者的心态最重要,经验不重要
很多运营人员,日语水平不错,或者做了三五年的乐天亚马逊运营,为什么做不出一个完美的商品详情页?
我觉得还是"OwnerShip"不够,没有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理解,只想着完成一个工作。如果你是消费者——好不容易点击进来了,你希望看到合适的价格、诱人的促销、完整的品牌介绍、恰到好处的商品信息/图片、满满的用户好评和各种荣誉、丝滑的信息排布和冲击力的设计感——我们相信这样的页面肯定会有很好的转化率。
运营其实不是一个靠资历来堆经验的岗位,而是不断的学习和精进。只有爱思考、习惯举一反三、懂营销、懂用户才可以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