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国对外贸易潜力产品分析报告》由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聚焦中国对外贸易潜力产品。报告通过分析贸易差额,识别出具有潜力的产品,并对其产业链、全球贸易格局进行深入探讨,为相关从业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报告指出,中国自 2000 年以来总出口额高于总进口额,保持贸易顺差,且顺差规模波动上升。在贸易对象方面,美国是最大贸易顺差对象,近五年平均顺差近 3500 亿美元,占比 24.46%;中国台湾则是最大贸易逆差对象,平均逆差 1427.83 亿美元,占比 22.25%。从产品来看,不同 HS 编码下的贸易逆差产品各异,2 分位中矿产品逆差较大,4 分位中石油原油和集成电路逆差突出,6 分位中除矿产品和集成电路外,大豆与燃油汽车的贸易差额也较为显著。
在识别外贸潜力产品时,报告基于海关统计数据,筛选出年均存在一般贸易逆差的 HS8 编码产品。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在对自然资源禀赋要求高的行业、部分技术要求高的制造业以及国内品牌弱势明显的行业。报告选取了大豆、棉花、钢铁、锂化合物、聚乙烯、造纸、啤酒和隐形眼镜八类产品进行重点分析。
大豆方面,全球产量在十年间增长近 1 亿吨,2023 年预计达 3.9 亿吨。巴西和美国是主要生产国,2022 年巴西产量 1.62 亿吨,美国 1.16 亿吨。中国是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2022 年消费量约 1.08 亿吨,进口约 0.91 亿吨,进口依赖度高。中国大豆产业面临自给率低的问题,国产大豆主要用于豆制品等行业,进口大豆则是饲料和食用油的主要原料 。
棉花产业中,全球产量近十年在 2400 - 2700 万吨波动,中国是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2022 年分别生产约 598.74 万吨和消耗 838.23 万吨。中国棉花产量受政策和种植面积影响,存在产需缺口,需进口弥补,主要进口美国和巴西的棉花。在棉纺织产业链中,各环节的贸易情况也有所不同,棉籽加工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
钢铁行业,全球钢铁产量稳步增长,中国是最大生产国。2021 年全球铁矿产量 24.77 亿吨,中国表观消费量达 13.68 亿吨,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量的 67.85%。2022 年中国生铁和粗钢产量分别为 8.64 亿吨和 10.18 亿吨,钢材出口量大于进口量。但中国钢铁行业面临铁矿资源依赖进口、品位低等问题,钢铁全行业利润在 2022 年后呈紧缩态势。
锂化合物领域,全球锂资源分布不均,玻利维亚和阿根廷资源量居前,智利和澳大利亚储量领先。2022 年全球产量 13 万吨锂金属当量,澳大利亚占 46.9%,中国占 14.6%。中国是锂化合物的重要进口国和出口国,2022 年进口额 114.45 亿美元,出口额 101.77 亿美元,贸易总额增长迅速,主要与智利、韩国等国家进行贸易。
聚乙烯作为全球广泛使用的塑料,需求持续增长。2023 年世界乙烯总产能达 2.28 亿吨,中国乙烯产量从 2012 年的 1486.8 万吨增至 2023 年的 3189.9 万吨。中国是聚乙烯进口大国,2023 年进口初级形状的乙烯聚合物 197.79 亿美元,出口 24.97 亿美元,多种类型的聚乙烯依赖进口 。
造纸行业,全球纸制品贸易产业不断扩张,中国是最大木浆进口国和纸及纸制品出口国。2022 年中国纸浆进口 2964 万吨,纸及纸板出口 858 万吨。中国造纸行业原料紧张,在纤维素提取等技术层面依赖欧洲国家,处于产业链相对靠后位置,但在纸制品加工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中国啤酒市场产量和消费量庞大,但近年来产量和销量呈下降趋势。2022 年总产量 3568.7 万千升,占全球销量的 22.7%。进口啤酒数量和品牌日益增加,精酿啤酒发展迅速,啤酒消费向多元化和高端化转变,非即饮场景市场不断壮大。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啤酒进口额在 6 亿美元左右浮动,存在贸易逆差,但逆差逐渐缩小 。
隐形眼镜行业,全球市场规模持续上升,2021 年达到 90 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占全球的 20%,且美瞳市场发展迅速。但中国隐形眼镜进口依赖度高,2023 年进口 4.56 亿美元,出口仅 0.08 亿美元,主要依赖从中国台湾、爱尔兰等地进口,行业发展受原材料、技术和品牌等因素制约。
通过对这些产品的分析,报告认为中国贸易潜力产品逆差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内资源禀赋限制、行业发展基础薄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等。然而,这些产品的出口贸易潜力巨大。随着国内技术突破和产业结构升级,有望扭转贸易逆差,实现贸易平衡甚至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