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跨境支付市场正经历着深刻变革。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蓬勃发展,跨境支付的需求也在持续攀升。从贸易数据来看,我国货物出口总额连续 8 年保持正增长,2024 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 1 万亿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2023 年我国留学生数量居全球首位,留学贸易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带动了跨境留学汇款需求的提升。在这样的形势下,跨境支付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4 年交易流量总额达 194.6 万亿美元,预计到 2032 年将以 6.4% 的速度增长,规模达到 320 万亿美元 。其中,零售跨境支付市场虽占总规模不到 25%,但发展势头强劲,2024 年为 39.9 万亿美元,预计到 2032 年将增长至 64.5 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6.2% 。在跨境支付结构模式中,B2B 占主流,约占总规模的 80%,B2C 增速迅猛,预计未来几年增速达到 11.1% 。
科技在跨境支付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数字货币等前沿技术的兴起,为跨境支付带来了新的机遇。例如,数字货币的出现有望重塑跨境结算体系,而实时支付、交互操作性和 AI 赋能成为跨境支付的新趋势。实时支付支持 7X24 小时实时转账,交易处理与结算仅需数秒,能优化企业现金流,但广泛应用面临基础设施升级等挑战;开放银行 API 接口普及、ISO20022 标准应用等推动支付系统互操作性提升,降低交易成本;AI 与机器学习技术在 B2B 支付领域可实时检测欺诈、自动遵守法规,提升支付安全性 。
中国跨境支付市场在全球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活跃度不断攀升,2025 年 2 月,人民币连续四个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 4.3%。2024 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处理业务 821.7 万笔,金额 175.5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4.3% 和 42.6%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跨境支付的新驱动力,过去 5 年,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 10 倍,全国跨境电商主体超 12 万家。中国还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跨境支付发展,为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以 PingPong 为例,其服务网络覆盖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 60 多张全球支付牌照和许可,累计服务交易规模约 20000 亿元 。
全球跨境支付市场在不同区域呈现出各异的特点。在成熟市场方面,北美电商支付中数字钱包增长迅猛,2023 - 2027 年,数字钱包在电子商务支付中的占比将从 37% 提升至 51%,但线下 POS 支付仍依赖卡支付,卡支付总交易价值超过 8.2 万亿美元 。欧洲电商支付格局多样且结构稳定,数字钱包是领先的在线支付方式,预计到 2027 年,POS 的数字钱包使用率将以 24%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从 2023 年的 13% 增加到 27% 。
新兴市场也展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中东地区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近 20 年来进出口金额整体上升,沙特阿拉伯连续 23 年成为中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该地区电子支付加速发展,推出了区域性跨境支付系统,如沙特央行和阿联酋央行联合开展的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试验等。非洲市场传统金融基础设施薄弱,但数字支付普及率高,移动货币的使用近年来大幅增长。东南亚二维码支付普及,推动了数字钱包的使用,超级应用趋势显现,有望打破现有的支付格局,如 Grab、GCash 等超级应用涵盖多种金融服务 。
展望未来,跨境支付行业将迎来诸多变化。在公司融资方面,2025 年公共市场进出更为频繁,跨境支付 IPO 开始回归,但也面临政策制定者更严格的监管,特别是在定价和交换费方面。全球多地监管机构加强对基于卡的交易的交换费审查,如欧盟拟限制跨境和国内交换费,英国也提出跨境交换费价格上限 。
跨境支付市场在需求增长、技术革新、区域差异等多方面呈现出丰富的特点和趋势,相关企业和从业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变革的市场中取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