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出海也该到食品饮料行业了!

商界TIANJIN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5-02-11 09:13:28
2024 年,中国食品饮料企业加速出海,成为继游戏、短视频后的新趋势。国内市场竞争内卷,海外市场增长空间大,如美国休闲食品市场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可达 4.57%。但出海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品牌文化、消费习惯差异,政策、供应链等问题。食品饮料企业出海第一步常面向海外华人消费者,之后需推进本土化,调整产品和供应链,优化营销策略。部分企业已进入海外主流零售渠道,如 “老干妈”“元气森林” 等。供应链建设是关键,部分企业选择海外自建供应链,如思念食品、恒兴水产。然而,中国食品饮料品牌出海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政策审核、全球供应链建设难题,但随着中国产品制造能力提升,食品饮料品牌出海机遇已至。 食品饮料企业出海面临的政策、供应链等问题有哪些具体案例?哪些因素会影响中国食品饮料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进程?品牌文化差异对中国食品饮料企业出海有哪些具体影响?
2024年,中国食品饮料企业正在加速出海。

过去一年,盒马把自有商品卖到美国东南亚澳大利亚,也成为首个将自有品牌商品卖到南半球的中国零售品牌,接下来,盒马还要把货卖到韩国日本
2019年就开始出海的元气森林,在过去一年覆盖了全美591家Costco,这是美国主力消费者经常去的零售渠道;而在韩国,元气森林的国际品牌Chi Forest也进入了乐天百货等主流连锁零售渠道。
不仅如此,王老吉、东鹏饮料、卫龙,还有白花蛇草水这类地方特色品牌,相继进入东南亚北美乃至非洲市场,发力推进全球产品布局。
继游戏、短视频后,食品饮料企业出海成为了新的趋势。
国内市场竞争愈发内卷,海外市场却有着相对更大的增长空间。据Euromonitor预测,未来五年,美国休闲食品市场将保持4.57%的复合增长率,其中零食领域的消费额超过1100亿美元,占比超过82%。这是中企出海的巨大机遇。
但不同于劳动力输出与软件娱乐产品,食品饮料产品背后所代表的品牌文化、风俗差异和本地消费习惯,以及更深层次的政策差异、供应链迁移等问题,都将成为出海路上不可避免的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食品饮料出海的下一步棋该怎么走?
01
做更本土化的生意


中国食品饮料出海的第一步,往往是当地的华人消费者。
盒马在美国的第一站,就是上架当地最大的华人连锁超市“大华超市”,还有最大的华人购物网站“亚米网”,之后上线的FreshGoGo、Weee,也是以华人消费者为主的线上平台。
目前在全球150多个国家销售产品、已经发布海外独立品牌“WALOVI”的王老吉也同样如此,现阶段全球范围内华人数量超过1000万的国家有14个,这些也是王老吉海外销量最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北美、东南亚等地。
相同的口味和消费习惯、更有情感纽带的品牌影响,这是中国食品被海外华人青睐的核心因素;还有,海外华人有着同比更高的消费力。以美国为例,2022年亚裔家庭年收入中位数为94903美元,远高于美国整体家庭收入中位数70784美元。
当然,国产食品饮料品牌如何“破圈”海外华人消费圈层,这也是核心的命题。
Lazada中国食品饮料保健品品类出海负责人Maria Yang曾提及,目前大量食品饮料品牌的出海,都是经销商自发带出去,品牌营销和供应链管理都很粗放,这也导致同类品牌往往先进入门槛较低的华人商超,而深入当地主流渠道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饮食习惯、宗教风俗和审查制度的地域差异,食品饮料出海往往要先集中调整产品和供应链,比如各国对食用色素的可添加剂量都有不同要求,还有印尼马来西亚这类世俗化的伊斯兰教国家,海外品牌在当地开工厂就必须获得清真资质。
甚至于,物流运输因素都会影响产品设计。比如元气森林主打气泡水的海外版都采用白瓶铝罐包装,这是因为铝罐包装的保质期能到540天,而瓶装保质期只有270天。
一个更直观的案例是,由于中式辣条的甜辣风味更符合东南亚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在泰国,“latiao(辣条)”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零食种类。同时,为了更好满足本地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辣条品牌卫龙还在泰国和印尼推出了冬阴功味辣条和仁当味辣条。
做好本土化产品和运营,是食品饮料品牌出海的必经之路。
在韩国,洽洽食品为打开市场,在500多所中小学的中午教室提供瓜子品尝包、课件范本等,潜移默化地建立瓜子消费认知;在美国,超市试吃试饮带来的购买转化率远高于国内,这也要求国产品牌加大在海外超市的试吃试饮比例。
相比于做全球化产品的游戏和短视频,投其所好的营销策略、对当地独特消费习惯的尊重,食品饮料品牌往往能借此积累品牌认知度,也呈现一个开放、友好的中国消费品牌形象。
再进一步,国产食品饮料逐步进入海外主流的零售渠道,直面本土消费者。
在欧美地区,“老干妈”辣酱已经覆盖了30%左右的主流超市;在印尼,元气森林已经入驻当地最大的连锁渠道Indomaret;在马来西亚,元气森林入驻了超过2万家711便利店;在全球,王老吉为推广中国凉茶的饮食文化,已经自建了56座凉茶博物馆。
从更贴近当地消费市场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开发,到大规模覆盖当地主流连锁零售商,如果本土化的生意再进一步,就像当年外资巨头入华一样,国产的食品饮料企业,要从组织架构开始,学着成为一家全球公司。
20世纪初就进入中国香港的雀巢,自2022年起将大中华大区作为独立汇报的大区,组织架构与财务规划等独立于亚洲地区之外,而如今雀巢大中华区的2.2万多名员工,只有个位数为非中国籍。
类似的案例也发生在中国企业身上。2010年开始出海建厂的供应链品牌“安琪酵母”,目前海外工厂的员工本土化程度超过95%。
不过,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人才密集型产业过渡的过程中,做好组织架构和人员由上至下的本土化管理并非易事,而在产品出海后,食品饮料品牌背后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又如何实现真正的国际化?
02
供应链的关键一跃


在生产开发、物流和原材料等方面,国产食品饮料出海面临着不同挑战。
在政策方面,茶百道旗下的大单品——杨枝甘露,所用的核心原料为台农芒果,但由于韩国当地的进口限制政策,茶百道只得选用单价更高的南美苹果芒,才能保证杨枝甘露的稳定供应。
在市场方面,正在谋划出海沙特的小象超市,目前正在当地密集招募供应商;但与国内不同的是,沙特常年气温较高、供应链和及时配送效率都与国内相差甚远,在国内主打生鲜的小象超市,在沙特只能先以冻品为主。
除政策、气候和市场条件的差异外,按照供应链就近原则来看,食品饮料企业要尽可能缩短物流运输的距离和供货时效,才能减少供应链成本、降低流通中的货损风险。
一个典型案例是大量来自华南地区的食品饮料企业,出海首站和国内市场相比,不仅饮食和消费习惯相近,物流运输成本也更有性价比;比如计划设立印尼海外公司,通过广东、广西等地的生产基地运输出海的东鹏饮料。
还有广东的本土品牌“亚洲汽水”,2023年出海东南亚,其CEO何文锋表示,在东南亚当地特别是饮料工业弱、但跟中国运输距离很近的地方,亚洲汽水已经测试了几个市场。
不过,优化供应链成本最直接的一步是:在海外自建供应链。
实际上,因为海外华人在欧美、东南亚等地都有不小的人口基数,加之中式餐饮逐渐在全球流行,很多国内的食品深加工企业早已经开启出海之路。
2012年,老干妈辣酱就卖到了欧美;2003年,思念食品就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资质;1994年,安琪酵母通过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把产品卖到了中亚国家。
当时,中国输出的食品加工及制造能力,往往只是整个产业链的最末端,最主要的就是成为当地中餐馆及其他餐企的供应商,并不具备成为独立消费品牌的能力。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食品出海总量达765亿美元,其中品类性、原料性的产品,如葱姜蒜占据了很大比例,作为独立品牌出海的销售总量只占到相当小的部分。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只能作为供应链品牌出海的大量“食品工厂”,现在也成为海外主流零售渠道的“座上宾”。
据了解,目前思念食品旗下的烧麦、小笼包等产品,已经进入美国本土的Costco、Vons、Albertsons等主流超市渠道;安井食品在2021年收购英国功夫食品70%的股份,推动安井的部分产品出口至澳洲、美国、加拿大等地。
更现实的原因在于,结合当下国内消费市场来看,食品产业仍然存在同质化产能过剩的问题。具体到财报,2023年绝味食品、洽洽食品、养元饮品等企业的存货规模均出现了明显增加,其中洽洽食品的存货规模达到16.23亿元,同比增速高达64.85%。
当然,一个核心要点是,在国内基础深厚的食品深加工企业,也正在通过产品与工厂出海,构建全球化的食品供应链体系,这也是为日后中国诞生国际化的食品饮料品牌,培育土壤。
2018年,思念食品在美国洛杉矶的Chatsworth生产基地全面投产,运营到第三年,在本土的销量就超过了思念从中国10年出口量的总和。另一家水产品牌恒兴水产,自2015年起相继在埃及、沙特和印尼兴建渔业产业园,不断完善水产供应链全球化布局。
就像星巴克在非洲、南美等全球主要咖啡豆产地都有供应链布局一样,在海外市场开设本地工厂,加速构建本土的供应链能力和管理组织机构,使自己从国产品牌蜕变成国际连锁巨头,这不仅是食品饮料企业出海,也几乎是所有国产品牌出海的关键命题。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也很骨感,国际市场的挑战依然不少。
03
尾声


打游戏、刷短视频,这些具备“kill time”属性的娱乐内容,往往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突破地区文化的差异性,但食品饮料品牌却在饮食习俗、消费习惯等方面,有着更深厚的壁垒。
在国内,每个省份都有当地特色的快消品牌,比如河南的花花牛乳制品、胶东地区的崂山可乐等,这类品牌主要做区域市场,也构成了当地人对日常消费的“童年记忆”,而海外市场同样如此,每个国家都有形成长期购买习惯的食品饮料品牌。
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大量的食品饮料品牌通过全球购销成为跨国巨头,也重塑了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比如碳酸饮料在国内原本是舶来品,但经过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巨头长期的市场教育,中国消费者也开始爱喝汽水。
所以,现阶段的中国食品饮料品牌出海,正是在营销、渠道和产品开发等方面,不断培育更加差异化的海外市场,当然这也意味着不菲的市场投入和更漫长的周期,同时还有更为严格的政策审核。
据了解,美国的Costco在审核供应商准入时,会增加一项ESG检查,Costco的第三方审核公司会派专人到供应商的工厂门口,随机拦下工人,询问他们每个月工作几天、加班多久、加班工资是否足额支付。这是国内很少有的供应商准入条件。
在政策之外,中国食品饮料的全球供应链建设,也依然道阻且长。
Temu食品类目相关负责人透露,中国食品品牌出海还在零起步阶段,“就像荒漠一样。”去年4月,Temu才正式开启食品类目招商,并且只跟头部的食品品牌工厂合作。
显然,如今出海的食品饮料品牌,每走一步都像是在沙漠里拓荒,但这一步很关键,回顾曾经食品饮料巨头的全球化历史,当一家品牌充分深耕国内市场、供应链及运营能力足够深厚,伴随着所属国家的国力提升,本土品牌寻求更深入的国际化发展,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
“中国品牌出海已经经历了传统制造业、消费电子、互联网平台等阶段,现在食品饮料品牌出海的机会已经到来。”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说。
对于全球化,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曾表示:“(中国科技企业)无论是获取用户红利还是市场营销还是社交传播,更多要打全球化,才能够进入上游更有难度的工作。”
在食品饮料行业同样如此,从过去在海外建厂、输出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到今天是整体的IP品牌出海,背后是中国的产品制造能力正在跨越式进步。
不过,从产品到品牌,这又是“惊险一跃”。马云曾说过,在海外有生意不等于是全球化的生意,全球化是企业要以全球视野来看问题。
接下来,就看中国的食品饮料企业,能否出现世界级品牌。

相关文章

OPPO前副总裁再创业,3年卖爆1亿台手机

OPPO前副总裁李炳忠创立的realme仅用3年实现全球销量破1亿台,80%来自海外市场,覆盖61国。其成功源于三大策略:1. ​精准定位年轻市场,以“越级体验”策略(中端价格+旗舰性能)打开缺口,首款机型realme 1在印度亚马逊登顶畅销榜;2. ​社交媒体深度运营,在TikTok建立7大区域账号(总粉丝652万),通过本土化内容(如巴西母亲节达人营销)提升367%互动率,YouTube科技测评反哺转化;3. ​技术下放与潮流绑定,将65W闪充、柔性屏等技术下沉至千元机,并通过Instagram高质感视觉强化品牌潮流标签。
兔克出海
2025-04-02 16:14:51
OPPO前副总裁再创业,3年卖爆1亿台手机

成本几毛钱,日销7700+单,卖DIY干花书签赚疯了!

一条TikTok干花书签DIY视频爆火,播放量超330万,直接带动产品销量暴涨1713%,单日销量突破7700单,登顶美国办公用品类目TOP1!这款国内成本仅0.8元的材料包(塑封膜+干花+流苏),在海外售价高达10.99美元,溢价超百倍。全球手工制品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9060亿美元,DIY定制化需求持续增长,干花书签凭借高颜值和实用性成为爆款,还可延伸开发冰箱贴、装饰画等系列产品。
Shoptop品牌出海智库
2025-04-02 16:00:55
成本几毛钱,日销7700+单,卖DIY干花书签赚疯了!

亚洲保健品市场增长!2025年各国出海机遇及直销热度解析

根据TMO最新发布的《亚洲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增长机遇分析报告》,2024年亚洲保健品市场规模已突破640亿美元!亚洲保健品市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潜力吸引着全球品牌方的目光。基于TMO的数据调研与监测,本文将深入解析中日韩和东南亚各国,其保健品市场的规模增长、销售渠道分布(直销热度)、东南亚电商的高潜力和新兴直播短视频生态等,为有品牌出海计划的企业,尤其是直销品牌,提供有效参考!
TMOGroup
2025-04-02 15:50:08
亚洲保健品市场增长!2025年各国出海机遇及直销热度解析

“带娃神器”月出单5.7万+,亚马逊好评上万条

复活节选品指南来了!亚马逊热销的彩蛋装饰器​(Egg Decorator Kit)月出单5.7万+,评分4.6星,配套无毒彩笔,安全又创意;定制复活节篮子在Etsy周销超1700件,可个性化姓名和颜色,环保材质成卖点;塑料彩蛋​(Plastic Printed Easter Eggs)月销1万+,玩法多样,可升级发光或寻宝功能;还有电动鸭子玩具模拟孵蛋带娃过程,堪称“带娃神器”!建议卖家结合年龄标签(如幼儿、青少年)优化关键词,抢占社媒流量。
投大大出海营销
2025-04-02 14:44:05
“带娃神器”月出单5.7万+,亚马逊好评上万条

2025.04.02亚马逊选品推荐(仅供参考):榨果汁机

2025年亚马逊北美站厨房类目爆款推荐——榨果汁机,30天销量达28,876单,稳居个人搅拌机类目TOP 1!国内1688采购价仅57元人民币,亚马逊售价99.99美元(约727元人民币),FBM/FBA模式净利润均超400元。产品重量1390克,FBM运费约150元,建议结合多变体操作(现有子体9000+)并定制LOGO提升竞争力。需注意该产品外观专利风险较高,建议升级设计规避侵权;海关数据显示供应链成熟,实际成本可能更低。该产品上架超3249天,类目排名34,推荐指数★★★★☆。旺季临近(黑五倒计时240天),建议抓紧布局!
跨境电商超仔
2025-04-02 14:39:31
2025.04.02亚马逊选品推荐(仅供参考):榨果汁机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