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0到年销5亿,从默默无闻到德国站母婴类目冠军,这位90后卖家仅用4年就完成了令人瞩目的“欧洲突围”。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的成功秘诀竟然是毅然关停所有国内电商业务,全力押注亚马逊欧洲站。
回忆起几年前的一次欧洲考察经历,世界日记90后创始人陈小斌依旧难掩内心的振奋。
(世界日记副总在德国慕尼黑偶遇产品用户)
2020年,已冲上国内某电商平台妈咪包类目TOP1的陈小斌,做出了一个令业内震惊的决定——关闭了世界日记在国内的最后一家电商店铺,全面转型亚马逊跨境业务。在他看来,虽然海外用户对产品的品质要求更加严苛,成本压力也较大,但欧洲存在着令人惊喜的价值洼地,尤其是箱包等品类的天花板更高。基于这样精准的商业洞察,陈小斌毅然选择All IN亚马逊。
如今,这个从厦门起家的箱包品牌,在欧洲站已然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年销突破5亿元,多款产品在欧洲站名列前茅,甚至一度登顶亚马逊德国站母婴大类目榜首。今天,我们便来深度对话陈总,解码其如何从一名跨境新兵,成长为欧洲站的强力“突围者”。
时间倒回2013年,彼时,陈小斌还在国内电商领域摸爬滚打。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一位做亚马逊的朋友了解到:“跨境电商增速惊人,新卖家成长起来非常快。” 这个发现让他嗅到了新机遇。2014年,陈总参加了厦门市首届跨境电商培训,从零开始学习亚马逊运营、海外公司注册等知识。次年,陈总正式进军亚马逊,但开局却并不顺利。
最棘手的当属选品困局。面对欧美消费者迥异的审美以及消费习惯,国内原有的产品款式往往“水土不服”,加上又缺乏专业人才指导。陈总坦言,当时团队都很茫然,只能硬着头皮“摸着石头过河”。
陈总很快意识到,与其在审美偏好上钻牛角尖,不如从功能刚需切入。于是,陈总开始对产品进行功能性迭代,比如添加防水设计、增强透气性等,这些看似细微的改进,恰好击中了海外消费者“实用主义至上”的痛点。
2016年,当亚马逊后台数据曲线持续攀升,投入产出比远超预期时,陈总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事实证明,“跨境这条路,我们算是走对了。”也正因为如此,随着国内电商竞争日趋激烈,2020年,陈总毅然关闭了所有国内店铺,All IN亚马逊。
和很多跨境卖家一样,陈总入驻亚马逊,首先选择的是需求体量较大的美国站,随后借助美国站已验证的策略快速拓展至欧洲站。在陈总看来,欧洲作为全球第三大电商市场,实力与潜力并存,且消费者对功能性创新产品的溢价接受度更强,因此他很看好世界日记在欧洲站的前景。并且,陈总还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前瞻的决策——一键同步开启欧洲全站点。这一决策背后藏着两重商业智慧:
一方面,避免过度依赖欧洲站某站点,分散政策、物流等不可控因素带来的经营风险,即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另一方面,通过欧洲全站点覆盖,可以快速复制成熟品类的成功经验,将优质产品触达更多消费者,实现“爆款多点爆发”。
在成功迈出跨境第一步后,陈总深知,欧洲这片广阔天地,虽机遇无限,却也暗潮汹涌。要想在这里站稳脚跟绝非易事,必须打造一道坚固的跨境护城河,才能实现更长远的发展。为此,陈总在加强供应链与物流,以及如何实现合规化运营方面下足了功夫。
欧洲站是品质的试金石,更是供应链的竞技场。陈总的底气,很大一部分源于他对供应链的深度重构。一方面,陈总深耕包袋行业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另一方面,陈总与5家优质外贸工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他会为工厂提供全方位的策划和管理支持,涵盖产品调研、税务管理等诸多方面。
在物流方面,陈总更是展现出了自身的智慧与谋略,他借助“双边入仓+Pan-EU”的组合拳实现“完美FBA”,轻松将商品卖至欧洲9大站点。据陈总介绍,通过这一方式他可将库存存放在离买家更近的运营中心,不仅配送时效缩短至1-2天,还能节省不少配送费用,销量提升约3-5倍。
库存周转一直是跨境物流管理中的一大重点,针对此难题,除了借助亚马逊的物流工具外,陈总还基于品类季节性波动规律、同类目商品历史销售数据、营销活动增量预测等,构建了一套多维度的备货预测体系。据陈总介绍,其对备货数量的预测准确率已稳定在75%-80%。
在具体执行中,陈总每月都会制定未来五个月的销量规划,并且每周还会召开复盘会,对比实际销售与预测值的偏差,同时根据实时数据调整下周的走货量。这种短平快的周转模式,使得世界日记的库存滞销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欧洲站点众多,产品想要顺利上线,就需尽快完成不同国家的合规申请,对此,陈总一直将合规工作摆在首位。
陈总坦言,合规工作确实繁琐且成本不低,但正是这些“门槛”筛选出了真正有实力、有长远规划的卖家。世界日记早在2019年就完成了欧洲主要国家的全面合规布局,这让他们在后来各国政策收紧时,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增长,而部分竞争对手则因合规问题被迫退出市场。
精细化运营同样是陈总攻克欧洲站的核心密码,它贯穿于世界日记经营的各个环节,从组织模式到服务体验,都体现了陈总这位“细节控”对精细化运营的极致追求。
陈总采用了店铺“自负盈亏”的模式,让每个分店都成为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这种模式赋予了员工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使其真正与公司的利益捆绑,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每个负责人都会积极思考如何提高店铺的业绩,降低成本。例如,他们会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和竞争态势,制定个性化的营销策略。
为实现更精细化的本地运营,陈总组建了一支超过50人的专业运营团队,并为欧洲各大站点都配备了独立的运营人员,即便是荷瑞波比等小语种站点也不例外。这些运营人员不仅精通当地语言,更熟悉当地的消费习惯,在店铺设计、A+页面、售后服务等维度均做到有的放矢。
以A+页面为例,陈总会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视频展示,让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产品的特点和优势。比如,在展示妈咪包时,A +页面会详细介绍妈咪包的功能分区、材质特点、使用场景等信息,还会展示不同肤色的宝妈使用妈咪包的照片,增强消费者的代入感。
据陈总介绍,经过精细化打磨的A+页面,每提升0.1分评分便会带动转化率提升7%以上。这种极致的运营思维,让世界日记在竞争激烈的箱包赛道,成功将服务体验转化为品牌溢价,赢得了更多欧洲消费者的青睐。
在欧洲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商业版图上,新手卖家层出不穷。分享的最后,陈总也总结了自身的跨境经验,为想要入驻欧洲站的新手卖家们提供参考:
爆款产品万变不离其宗,绕不开用户需求。卖家想要在欧洲大卖,不妨凭借过往跨站点运营积累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掘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和真实诉求,如此一来,便能快速锁定共性需求,减少重复试错成本。
例如,有欧洲用户评论一款宠物地垫的防水性比较差,于是陈总基于北美站对宠物产品功能升级的洞察经验,迅速联合家纺工厂,深入研究欧洲家庭使用场景和需求,将其替换为具有更强防水性能和质感的新型面料,同时优化了地垫的设计,使其更加符合欧洲家庭的装修风格。这款经过认真打磨的宠物地垫上架后,迅速获得了欧洲消费者的认可,销量一路飙升。
在亚马逊,各种促销活动是提升销量和品牌知名度的重要契机。新卖家要善于利用这些大促活动,实现品牌破圈与销售突破。
例如,在2020年黑五期间,陈总参加了一场限时秒杀活动。通过提前的预热宣传、优化产品页面、制定价格折扣等措施,吸引了大量欧洲消费者的关注。在秒杀活动开始后的两个小时内,销量就突破了1.5万件,产品迅速售罄。此外,在母婴包品类的推广中,世界日记也抓住了大促的机会,通过制定个性化的促销方案,让母婴包一举冲至德国大类目TOP1.
对于新卖家而言,欧洲站的新兴站点(荷兰、瑞典、波兰、比利时、爱尔兰站)潜力非凡,尤其今年上线的爱尔兰站,消费潜力和增长空间都有较大的前景,非常值得关注。
此外相较成熟站点,这些新兴站点不仅竞争压力较小,而且在物流方面也十分便利。卖家无需单独入仓,也无需额外VAT税号,就能共享德、法、意、西的库存,而且从FBA德国仓配送至荷兰/瑞典/比利时,法国FBA仓配送至比利时的订单,均可享受本地配送费优惠,可以节省不少运营成本。
陈总强调,对于新卖家而言,欧洲的电商潜力远不止成熟站点,新兴站点的增势更是不容忽视。随着爱尔兰站的上线,陈总计划今年内开通这个新站点,致力于将其打造为新的增长极。
在欧洲站,新手卖家要想取得长久的成功,必须坚持长期主义,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信任。同时,新卖家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选择更具发展潜力的产品,并制定合理的销售方案和备货计划,以抢占先机。
尤其是在物流和合规方面,建议入局欧洲站的新卖家从一开始就做好长远性布局:
合规方面,应尽早完成英、德、法、意、西VAT+GPSR+EPR的申请工作,并同步开启荷、瑞、波、比、爱GPSR+EPR的相关准备,避免影响后续的合规运营;
物流方面,则可通过“双边入仓+Pan-EU”的方式达成完美FBA,让产品可以售至欧洲10大站点,并享受时效快、费用低的本地配送。
从妈咪包到全品类包袋,从厦门本土品牌到欧洲全站点多点开花,陈小斌的跨境历程为卖家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当出海进入深水区,唯有在一开始就打好基础,构建合规稳固、物流高效的运营体系,并通过精细化运营不断打磨产品与体验,才能真正打开欧洲的增长密码,在这片价值洼地中,掘出属于中国品牌的“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