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chwang.com/cc888e45/aee10f64be23178ae8c2ce0024bd31e0aa6e81533574e4b3c01cc70aa9af65f3.jpg)
![](https://img.chwang.com/web/index/footHome/applet.png)
![](https://img.chwang.com/5ff3ec8d/ae129d1b41cbaa3dc48af1ee9d4bfc0c2c5f36b9cd5deba710dba7f4664a8fa0.png)
![](https://img.chwang.com/web/index/footHome/association.png)
2025 年的春节,注定与众不同。刚刚落幕的春晚,在全球 87 个国家的 136 座城市、3,508 块公共大屏上进行了宣传或直播,海外视频观看量突破 5.2 亿次。春晚,早已不再只是中国人的年夜饭,更成为越来越多海外观众关注的焦点。
与此同时,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象征的“春节”,于 2024 年 12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的成功,不仅是一个文化符号的胜利,更是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显著标志。这一事件背后,折射出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正不断增强。文化出海已从“被动输出”转向“主动传播”,而春节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成为这一转变的重要载体。
如今,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游戏、网络剧、网络文学这文化出海的“新三样”,正以全新的姿态在全球掀起“中国风”,成为世界了解中国魅力的全新窗口。今天,Poche 小编要带大家探索“文化出海”,一起看看文化出海的新趋势,我们应该如何布局呢?
一、文化出海“新三样”的全球影响力
01
网文出海:从“小众爱好”到“全球现象”
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已经成为文化出海的典型案例。起点国际 Webnovel 等平台将大量中国网文翻译成多种语言,吸引了数千万海外读者。玄幻、仙侠、言情等题材的作品,不仅让海外读者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催生了一批海外本土创作者。
中国小说《诡秘之主》英译版在 Webnovel 上人气颇高,5,572 位读者打出 4.85 分(满分 5)的成绩。在排行榜上一直占据前三的宝座,是最受海外用户喜爱的男频作品。
网文出海的成功,得益于其强大的故事性和文化包容性。通过网文,海外读者不仅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感受到了现代中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种“软性输出”方式,让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潜移默化的传播。
02
影视出海:从“文化输出”到“模式输出”
中国影视剧的出海经历了从内容输出到模式输出的转变。早期的甄嬛传、琅琊榜等古装剧通过 Netflix、YouTube 等平台走向全球,而近年来,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现代题材剧集也受到了海外观众的青睐。
甄嬛传外语版(Empresses in the palace)在 Youtube 上观看数超 1,000 万
更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的哪吒实在是太火了。截至发稿前,《哪吒 2》票房达到 67.92 亿元,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第一名。注意,是刷新了世界影史票房纪录!
据悉,部分影院已经开启预售,在纽约,有的影院电影票被抢购一空,有网友表示“抢不到位置!”“加一点场次吧!”“秒没”……还有美国网友看到预告后,称“这动画水平简直逆天,特效太震撼了,每一帧都能当壁纸”。
据环球网,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外国网友在相关视频节目评论区留言,表达对电影上映的期待:
我等不及要看英文配音版了!!
这是今年截至目前我唯一期待的电影。
除了电影电视剧,估计很多国人都不知道,中国的短剧已经杀进全球市场,掀起了一场“文化出海”风暴。
在这场全球狂欢中,中文在线集团的短剧 App“ReelShort”,一举登顶美国 iOS 免费娱乐应用榜首。截至 2024 年底,该平台的全球营收已达 8,000 万美元。
*图源:短剧自习室
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海外短剧应用累计下载量 1.48 亿次,整体呈增长趋势
03
游戏出海: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输出”
中国游戏出海的表现尤为亮眼。米哈游的原神、腾讯的 PUBG Mobile、莉莉丝的万国觉醒等游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些游戏不仅以其高质量的制作赢得了玩家,还通过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实现了文化的深度传播。
*图源:伽马数据
2024 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3.39%,达到 185.57 亿美元
例如,原神中的璃月地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通过建筑、音乐、角色设计等细节,向全球玩家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文化+娱乐”的方式,让游戏成为了中国文化出海的重要载体。
*图源:原神
很显然,游戏中此地的现实原型来自湖南的张家界。
二、“新三样”为何能在海外取得巨大成功?
作为数字经济应用大国,中国拥有丰富的平台、系统、技术和产品,形成了涵盖网剧、网游、网文等多形态的数字经济品牌。这三者不仅承载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更通过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和商业模式,成功打入了全球市场。在数字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优势不断累积,此时加大文化出海的力度,无疑是顺势而为。
1️⃣在传播主体上,它们实现了一对多、多对多的模式,每个人既是内容的创作者,也是接收者,极大地拓展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2️⃣在传播内容上,这些新形式为文化符号赋予了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受众在熟悉与陌生之间自如切换,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梦幻感。这也是文化‘新三样’在海外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以黑神话:悟空为例,游戏对孙悟空这一经典形象进行了创新演绎。孙悟空的目标不再是成佛,而是通过拼凑灵魂碎片找回完整的自我。这款游戏本质上是一款高科技网络游戏,凭借其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性,吸引了全球玩家的目光。
*图源:黑神话:悟空
AI 能帮助 NPC 适应不同的游戏难度和玩家风格。对于不同难度级别,NPC 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强度和策略
三、“新三样”进阶,文化出海的新思路
文化出海“新三样”的崛起,为中华文化出海提供了新的启示。未来,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全球,小编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思考和布局:
01
深度挖掘文化价值,打造全球化 IP
文化出海的核心在于价值的传递。无论是春节、网文、影视还是游戏,都需要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将其转化为全球用户能够理解和共鸣的内容。通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 IP,实现从“文化输出”到“文化认同”的升级。
中国文化产业 IP 影响力报告中榜单排名第一的庆余年,小说先后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版本馆、大英图书馆,在海外发行英语、韩语、印尼语等多语种译版,还被开发成有声读物、动漫、影视、游戏、周边、线下实体娱乐等多业态产品。承接剧集热度,庆余年 IP 上新多款衍生周边,仅盲盒销量就超过 20 万只,影视卡牌在该剧播出之前的成交总额就高达 2,000 万元,销量位居剧集类收藏卡牌历史第一。这种多端协同、一体开发的 IP 全产业链联动,被业界冠以“庆余年模式”,受到广泛关注。
02
创新表达方式,拥抱数字化趋势
在数字化时代,文化出海的载体和形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短视频、直播、虚拟偶像等新兴形式,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TikTok 上的汉服挑战、国风音乐等内容,正在吸引大量海外年轻用户。未来,文化出海需要更加注重数字化和互动性,以更贴近用户的方式传递文化价值。
TikTok 上兴起“mandarin”挑战真的做到了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在出海短剧的营销过程中,Meta、Google、TikTok 等内容平台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即便是一些已经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头部短剧 APP,其通过推广活动所获得的下载量也远远超过自然增长的下载量。我们的出海短剧在注重作品质量的同时,要想想我们应该采取怎么样的营销方式让出海的短剧被更多外国朋友看到~
*图源:剧风营
03
加强本地化运营,融入目标市场
文化出海的成功离不开本地化运营。无论是网文的翻译、影视的配音,还是游戏的本地化版本,都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文化习惯和用户需求进行调整。通过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实现从“单向输出”到“双向融合”的转变。
04
跨界合作,构建文化出海生态
文化出海不仅仅是单一领域的任务,而是需要多方协作的系统工程。通过跨界合作,例如网文与影视的联动、游戏与音乐的融合,可以构建更加丰富的文化出海生态。同时,政府、企业和民间力量的协同,也将为文化出海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春节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文化出海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网文、影视、游戏作为文化出海的“新三样”,正在以创新的方式和强大的影响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全球。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中华文化出海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出海参与者,我们需要以更开放的视野和更创新的思维,共同探索文化出海的无限可能。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内容的创作,更需要关注如何将这些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全球用户。广告投放、海外网红等营销手段,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工具。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助力中华文化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感动。